默克爾卸任德國總理 執政16年曾13次訪華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26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政府卸任儀式上將任期結束通知,正式交給擔任了德國總理16年之久的默克爾...
2021-10-28
默克爾從2005年起連續4次出任德國總理,領導德國長達16年。當地時間10月26日,默克爾的卸任儀式在德國舉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將任期結束通知書,正式交給了默克爾。
在當天的卸任儀式上,施泰因邁爾贊賞了默克爾這16年的總理任期,并感謝她多年來所作的貢獻。
除了默克爾,施泰因邁爾還分別將任期結束通知書交給了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朔爾茨以及默克爾內閣的其他部長。由于德國各政黨仍在就組閣問題進行談判,默克爾將繼續履行總理職責,領導看守政府,直至新內閣宣誓就職。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默克爾在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時間里,共12次訪問中國,是訪華最多的西方國家領導人之一。同時,她還提倡對華友好合作,為推動中德、中歐關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德關系在她任內不斷向前發展。
當地時間10月2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布魯塞爾出席了她任內最后一次歐盟峰會,歐盟官網專門上載了默克爾16年里代表德國參加歷次歐盟峰會的視頻資料。峰會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發表致辭,用“紀念碑”“指南針”形容默克爾為歐洲一體化建設作出的貢獻。當天峰會結束后,各國領導人用掌聲為她送別。
默克爾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危機不斷。應對危機的表現,成為她最亮眼的政績,也是她對德國和歐盟最大的貢獻。
2005年,默克爾首度出任德國總理。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默克爾宣布出臺聯邦德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投入總額高達500億歐元的資金,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減稅和補貼等。其結果是德國成為西方世界率先走出危機的國家,而這也奠定了默克爾“危機管理者”的名聲。
2009年,默克爾連任,不久后,從希臘開始的債務危機席卷歐洲。默克爾一方面推動歐洲金融穩定機制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嚴肅財政紀律,要求希臘等國削減預算、控制社會福利開支。由于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并且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依然經濟運轉良好,德國被推向了歐洲政治舞臺的中心,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幾乎主導了歐盟應對危機的政策,這也使默克爾的威望得到鞏固和提高。
2013年,默克爾再次連任,2015年,中東和北非地區的持續戰亂迫使上百萬難民越境進入歐洲,引發難民危機。默克爾實行“歡迎”難民的政策,起初得到民眾支持,但隨著難民持續大量涌入,德國在接收能力、難民融入以及社會安定等問題上都遭遇嚴峻挑戰,民眾的不滿和批評聲日益增多,民粹政黨也見風崛起。
2018年,默克爾最后一次連任,這一次她面對的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危機。她一貫崇尚的科學與理性的態度在抗疫中得到充分體現,一直苦口婆心地勸人們戴口罩、不要聚集、保持社交距離。
在國際舞臺上,默克爾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在伊朗核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和國際發展合作等事務上,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都是積極參與方。
默克爾正式卸任,德國即將迎來新一屆內閣。9月26日德國大選結束后,10月15日,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公布了聯邦議院選舉的正式結果:
德國社民黨獲得25.7%的選票,排名第一;總理默克爾所屬的聯盟黨得票率24.1%,排名第二;綠黨和自民黨得票率分別為14.8%和11.5%,排名第三和第四。10月21日,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正式啟動組閣談判,討論聯合組建新政府事宜。三方表示,希望在11月底之前通過聯合組閣協議,在12月初,選舉產生新任德國總理以及組建新內閣。
(原標題《16年應對4場危機,“危機總理”默克爾正式退休》)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275777104@qq.com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文章
路透社援引當地媒體Al Hadath電視臺報道稱,當地時間10月25日,蘇丹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被軟禁,消息人士透露,一支身份...
2021-10-26
據云南省紀委監委消息:云南省監獄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馬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馬林簡歷 馬林,男,漢族,1956年7月生,山西沁...
2021-10-26
10月18日是海地的紀念日,海地總理亨利在安全部隊的掩護下前去紀念海地開國元勛德薩林。但亨利一行人卻被海地黑幫開槍擊退。 之后...
2021-10-19
發表評論